高科技可以是和平的保护伞,也可充当恐怖分子手上的“死神镰刀”。如今,在与恐怖主义势力的“角斗场”上,“科技含量”愈发成为决胜关键因素。 以网络通讯技术为例,社交网络的发展无意间助推了恐怖主义发展,ISIS在Facebook上大打舆论战,全球招揽“孤狼”;实战中,信号屏蔽器亦能干扰反恐战士传递作战信息。 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迅速蔓延的恐怖主义之祸正侵扰着各大海外投资国的 巨额利益。为了护卫星罗棋布的出海企业、补位政府安保缺失,民营海外安保公司应运而生,目前,海外安保市场已经是一片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红海”。 为了更好的提供反恐服务、实现安保“突围”,中国海外安保公司正在科技上发力。如中资海外安保巨头德威集团,在承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护卫项目的过程中就采用了科技感十足的“安防综合管理系统”,如不受限于公网的音视频通讯设备等。 本期《先行军》锁定日益复杂的海外安保环境中的“科技杠杆”,洞悉“海外安保角斗场”中的中国民营安保企业的“突围之道”。 国际安保产业链“全解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安保行业的服务范围也逐渐拓宽,如今包括安防设备、安防工程及运营服务三个部分。 根据业内研究,安防产业链主要分为四大环节:1. 研发:上游视音频算法提供商和集成电路(芯片)提供商;2 . 生产:中游设备厂商,包括软件厂商和硬件设备制造商;3. 服务:下游包括工程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运营服务商;4. 终端用户分为政府、行业应用和民用。 在恐袭“技术含量”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高科技安防设备是海外安保公司开展服务的重要倚仗。所以安防设备的核心:芯片及算法也占据着安保产业链的上游。 目前,安保行业的上游呈现出毛利高、壁垒高,国产化程度极低的特点。安防技术最核心的芯片与算法基本被国外企业把控,美国德州仪器(TI)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德州仪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目前安保芯片、算法行业内最大的供应商,2014年年利润达130亿美元,中国企业如海思、中星微虽已在发力,但仍无法撼动德州仪器的霸主地位。 然而到了产业链中游,中国企业密集出现,话语权开始增强。如今,在一众软件、硬件设备厂商中,呈现出海康威视、大华“双寡头”的局面。这两家安保设备制造商已有一定技术研发实力,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安保产业链的下游包括工程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运营服务商。迄今,国内外的海外安保企业多属于这一行列,这些企业借助各式安保设备,为海外发展的企业提供安保解决方案。 纵观国际,海外安保市场的话语权仍掌握在大型国际安保公司的手中。英国的G4S、美国的Constellis公司深耕许久,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凭借多年累积的声誉和专业的服务,每年营收可达数亿美元。 在这一环节,代表性的中企有德威集团、中安保实业集团等。其中,德威集团拥有“安全咨询”、“安全培训”、“安保人员培训”、“安防技术研发应用”四部分的“德威综合安全服务解决方案”,该方案中将“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有机结合,“科技安保”的理念贯彻始终。 满满“科技含量”的综合安保方案得到了中国政府机构、企业的认可。如德威集团曾先后共为我国在境外36个国家的144个派驻机构、中资企业和工程项目提供服务,保护我国境外资产总价值达83.69亿美元。在德威的“综合安全服务解决方案”服务对象中,不乏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建设项目、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等“大客户”。 如今,中国海外安保行业的发展渐呈“繁花似锦”之势,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整体经济背景因素,中国仍停留在安保产业链的中下游。上游芯片、算法被国外集团掌握,而下游的安保服务领域亦被西方巨头牢牢把控。在此背景下,中国海外安保企业若想突围,需要以行业历史为鉴、制定切中要害的发展战略。 中国安保产业:为何处于产业链中下游? 回顾海外安保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将中国海外安保行业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概括为起步晚、无“靠山”。 首先,中国的安保行业总体起步较晚。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产生了第一家企业性质的“保安服务公司”;而2009年出台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才明确了安保行业的从业规则及监管者,由此可见,中国的安保行业实际“方兴未艾”。 相比之下,中国海外安保行业则更加“年轻”。2004年阿富汗6·10事件中,中方财产、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海外利益保护自此提上日程,海外安保行业获得了发展契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海外安保行业进步飞快。时至今日,中国海外安保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元。但是,海外安保行业的“中国玩家”仍较少,据路透社统计,在中国约5800家安保企业中绝大部分主要从事国内业务,仅有少数几家在海外开展业务,无法同国际巨头在量级上较量。 除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造成的“后发事实”外,影响中国海外安保行业的最大变数即为经济环境。纵观西方著名安保企业的发家史,不难发现这些安保巨头的快速发展期与其母国海外投资的增长期亦步亦趋。而中国改革开放尚不满四十年,中企“走出去”大潮也不过是近年来的“新常态”。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2015年,中国实现对外投资流量1200亿美元,存量1万亿美元,境外注册中资企业超过3万家,总资产6.4万亿美元,蓬勃的海外投资、急剧攀升的海外安全风险正滋养着中国的民营海外安保企业。 然而,当前中国的海外安保市场正处于“市场高速成长,市场结构微妙”的境况中:一方面,根据凤凰国际智库的研究,中国海外安保的市场规模快速膨胀,已达到了103亿美元,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家中资“巨头”一年的海外安保费用大约在20亿美元左右。 而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很多,但其中相当部分都去了安全风险相对较小的美日欧发达国家,在高风险国家和区域投资的企业数量相对有限。 鉴于此,中国海外安保企业能够实现突围的杀手锏有二:首先,牢牢把握中国企业“走出去”大潮,培养向高风险国家、区域进军的勇气和智慧;其次,瞄准中国在海外利益和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缺失,用高科技弥补时间积淀的短板,实现突围。 安保行业竞争激烈,中企如何“后发制人”? 在无法同国际巨头拼“年资”的背景下,中国海外安保企业若想迎头赶上,不光要有“直入虎穴”的智慧与勇气,还需要有“一技傍身”。论及“突围之道”,中国海外安保领域的领军者德威集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护卫瓜达尔港”这一高风险项目中,德威集团以“技防”为亮点的“德威综合安全服务解决方案”可堪其它同类企业分析、借鉴。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也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拳头”项目。瓜达尔深水港紧扼波斯湾咽喉,距离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只有400公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2015年4月习主席访巴期间,与巴签订了51个项目,其中5个涉及瓜达尔港。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核心环节,中方对瓜港的投资总额拟定在16.2亿美元,包括修建瓜港东部连接港口和海岸线的高速公路、瓜港防波堤建设、锚地疏浚工程、自贸区基建建设、新瓜达尔国际机场等9个早期收获项目。 然而,巴基斯坦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凤凰国际智库出品的“一带一路”国家风险地图显示,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风险最高的国家”。瓜达尔港所处的俾路支省多年来分离主义、恐怖主义猖獗,是各方势力的博弈之地,当地的恐怖分子曾多次冲击中国项目,给中企带来极大损失。 为了守护中国的巨额资本,德威集团勇敢迈向了这一高风险区。在项目开展前,德威集团通过国外、国内两方合作,监测、掌握各类风险对瓜达尔港工程项目的威胁程度。在巴基斯坦当地,德威集团派驻安全官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对项目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不间断的跟踪、搜集、分析和研究,并通报国内;国内的德威集团公共安全研究院则启动项目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及时提供对策建议。 除了不间断的安全风险评估、情报信息搜集、安全咨询服务外,德威集团的“综合安全服务解决方案”的最大亮点在于将“技防”与“物防”相结合的工地、驻地防护系统。除了配备必要的物理防护措施,如钢筋混凝土围墙、警戒塔外,德威集团还搭建了充满“黑科技”的电子安防设施系统。 在该体系中,德威集团除采用可以人脸识别的视频应用系统、红外入侵报警系统外,还搭建了独特的立体防控子系统:该系统将施工现场作为一个“防控圈” ,再细分为若干区块和网格,在各个区块和网格的道路、重点部位等处部署设备,通过连续的自动记录,描绘出每台车辆和每名人员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轨迹,有效监视和管控人车活动情况,确保对营地人员流动情况“了如指掌”。 通过持续监测瓜达尔港的风险点及威胁、搭建高科技防护系统,德威集团实现了向高风险地区的迈进,并确保瓜达尔港项目安全、顺利推进。 从德威的经验可以看出,中国海外安保企业若想走出去、走得远,需要实现两个“自我突破”:勇敢走向高危地区开拓市场,了解当地实际情况的同时,更要提出高科技“领跑”的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