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领域历来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市场,而随着视频监控特别是网络视频监控在2007年的走俏,监控设备与监控系统迅速地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IT技术成为安防领域的支撑技术,在平安城市和平安社区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07年相对封闭和沉寂的安防市场大门,突然被“平安城市”这双手在一夜之间打开。相关资料显示,到200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安防监控市场,市场容量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这个大蛋糕无疑让人兴奋与垂涎。 传统应用继续扩张 网络视频监控市场的引爆是从中国“平安城市”的建设开始的。城市化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车轮”,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接近于2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城市,对建筑的智能化和安全防范要求很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以及广州的亚运会起到的拉动作用,使得这些城市的交通和公共场所等安全投入快速增加。同时,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需求也催生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始大量上马。 据悉,北京奥组委对外公布的预算安保经费已经大幅度调整,整个预算接近雅典奥运会24亿元人民币的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公安部正在全国22个试点城市开展“311”(即平安城市)工程,最早在沿海地区开始的科技强警城市又增加了38个,现在有近100个试点城市。在这种大潮带领下,全国有400个城市(约占我们国内城市数的2/3)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平安城市”的建设,中国广大中小县城的交通监控建设也在大面积展开。 除了来自城市建设的推动力外,很多传统行业本身的安全需求也不可小视。如金融、保险、石油石化、电力和通信等行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安全应用需求。同时,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煤炭、有色金属、能源等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突出,安全生产的规范和要求越来越明确,安全生产已经成为这些行业和企业基本要求,而网络视频监控则是保证安全的核心。此外,随着生产自动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和现代化的制造生产线上马,对监控应用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容量惊人。 另一方面,原来城市应急、数字城市、平安城市和信息城市等各自为政、争当带头大哥的信息化建设局面有了相当的改观,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这些当年建设的应用系统和平台日渐融合。具体表现在:系统的建设方面更加实用,各个应用系统与平台开始集成融合并且协同。虽然当前这种融合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未来肯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在这些应用中,网络监控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当着最基础的平台,如果没有视频监控这个重要的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平台,其他系统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IT技术的融合,很多系统亟待升级更新。在中国已有的43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很多原来并没有安装安防设备和系统,已经有的,大多也都是高耗能的系统,所以,包括从模拟向数字升级、前端智能化网络化和像素的提高以及传统线路从模拟向网络的转换等形成的市场规模也不小。 IT成为安防的支撑技术 其实,真正打开传统安防之门的背后之手是IT技术的引入并融合到传统的安防行业中。 传统的安防技术正在逐步数字化、网络化,前端视频等采集设备正逐渐过渡到网络数字化,从而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容易、更清楚;前端摄像头球型化,并引入最新的机电技术,摄像机开始具有宽动态范围(WDR)等高档特性,并集高速云台、防护罩及解码器为一体,使结构更紧密、转动惯量更低、速度更快、定位精度更高,既美观又更具隐蔽性,且安装简便。 在监控应用的前端设备中,由于应用的扩展,不仅有摄像头,也包括前端感应设备,从而可以方便地检测气体和液体的成份和浓度等,以对人不能够进入的地方进行监控。 另外,由于采用了数字前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中间的IP网络传输。这些传输虽然对网络有严格的要求,比如网络要求传输时延在400毫秒之内、图像抖动应该在50毫秒以内、丢包率小于千分之三、不能出现马赛克等,但是,由于网络基础建设日渐完备以及无线网络传输设备的成熟,这些数据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各种IP网络传输,大大方便了应用,推动了应用的普及。此外,由于数据的增加,对于采集到的信息的存储、管理和应用已经提上日程,从传统的DVR(数字硬盘录像机)存储和基于网络的存储并存,逐渐向网络存储迁移,后台信息的管理存储也开始提出搜索等新需求。 新技术不断成熟 市场推动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生物识别、行为识别、多媒体内容搜索、3G技术和基础建设的日渐成熟,使得包括音视频在内的真正多媒体监控成为可能。 比如,今天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人脸识别有了重大突破,通过三维人脸识别能够保证识别的唯一性,当前此类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出现,其识别正确率已能满足实际的需求。而行为和形体识别技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并结合智能视频技术能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只为监控者提供有用的关键信息,可以对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识别。例如在通道口,如果设定的物品或者人员没有通过,将不对影像进行记录存储。在禁止停放物品的地方,如有物品停放系统将会报警提示;当存放的物品被带离系统所能监控的范围时,系统将报警,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监控从被动安全防范转向主动防范。由于对于前端设备功能要求的增强,监控系统已经不止是一个智能计算机设备,而是成为多种应用的一体化组合,即将人脸识别、视频移动探测报警、周界报警、门禁控制、车牌识别等与视频监控组合在同一个设备终端之中。 在后台管理上,最重要的是能够对信息进行搜索。可以简单测算一下,假设有10万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按CIF(352×288)格式、25帧/秒进行采集,则1秒所需的存储容量大约为6.4GB,一天所需的存储容易大约为553T,面对存储设备中如此海量的数据,让监控人员人工从存储设备中查找一段录像无异于大海捞针。现有的办法是,监控人员只需选择监控点及时间段即可根据报警信息提取相应的录像资料,而正在研究的方向是能够搜索图片中的信息,目前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能够初步搜索出人们可定义的可疑目标及发出报警。
1